勸服孝順癌末男子向父母坦白病情 院牧:男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離世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8/12/05 10:51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37

分享:

分享:

院牧林偉廉曾勸服病人向父母坦白病情,趕及見最後一面,不讓愛變成遺憾。

當親人病重,可以說甚麼做甚麼?有病人怕家人擔心,臨終仍隱瞞病情,58歲「院牧」林偉廉牧師及時趕至,伴病人及家屬作抉擇,走過徬徨、無助的時刻,免留遺憾。林牧師30年來走在哀傷的最前線,是駐守醫院的神職人員,每當有病人或家屬需要情緒支援,他就到場陪伴,甚至24小時候命,助病人走過人生最後一程,也陪家屬到殮房面對心碎時刻。

林偉廉牧師希望把愛和關懷帶給病人及家屬。(黃建輝攝)

坦白病情 與家人共度最後時光
 
愛會帶來遺憾?8號風球的晚上,一位末期癌症男子病危,妻子、女兒和妹妹也陪伴身邊,惟獨父母亳不知情,家屬正掙扎應否坦白病情。

護士知悉後,請林牧師協助。原來患癌初期,病人怕父母擔心,叮囑妹妹及妻子不要講,每次入院也告訴父母去公幹。及至病危,妻子和妹妹擔心:至親離世後,如何是好?由於情況嚴峻,牧師決定趕回醫院,向家屬分析利弊,了解病人想法,最終說服他們向父母坦白。

一定要說,不能不說。待病人去世後才說出實情,掙扎和困難一定比現在大,太太和妹妹將承受最大責備,所以要盡快告訴父母。

父母抵達醫院已是凌晨3點,林牧師帶他們往病房期間,一路上告知兒子情況,以作心理準備。因知道得太遲,父母很難過,陪伴4小時後,兒子去世。2個多月後,林牧師收到病人的妹妹送來心意卡,感謝他當時出現。

病人離世後,家屬向林牧師送上心意卡,感謝他當時的幫助。(相片由受訪者提供)

把握機會  了解臨終者的心願

林牧師表示,當走到最後一程,無法做任何治療,要趁病人清醒,了解其心願。有病人想為父母煮一頓飯;有的想回家,不願死在醫院。林牧師曾鼓勵癌末男子臨終前與家人修補關係。由於夫妻離異,兒子剛出生就交由社福機構照顧。該男子擔心離世後,兒子成為孤兒,於是設法找太太,最終母子相認,並答應互相扶持生活下去。

親人病危,家屬說甚麼才好?林牧師說,若病人清醒,應了解他想做甚麼,想見誰。若態度開放,就了解身後事的安排,探其口風,會否避諱怕講「死」字,但不要給予假希望,說一定會出院。

家屬常為身後事爭拗,譬如喪禮儀式。有病人曾信佛,後來轉信基督教。這方面最好由病人決定,趁早傾談,跟隨其心願。

到後期,病人可能意識微弱,說不出話,但叫他會有反應。家屬到達後,可對他說「我到了」、「我在身邊」,或握著他的手。若親人在海外,林牧師會鼓勵他們用視像通話,可見最後一面,說最後的話,家屬心情也好些。聽到病人的心願,能做到的就做,好讓他安心離去。

林牧師表示,「最後一程」共有六個階段:震驚、否認、憤怒、討價還價、抑鬱、接受,若臨終前心理狀態仍處於首三個階段,會很痛苦。

30年來,他見過不少生離死別的場面,雖然不至於不怕死亡,但接受生病老死就是人生;當死亡來臨,也學會怎樣面對。

更多有關林偉廉牧師的經歷,請看【穿梭病房陪病患家屬面對最哀傷時刻 院牧難忘:母親抱女兒遺體4小時

撰文 : 黃泳欣 TOPick記者